【你家土壤液化代表了什麼?不代表地震就會倒塌】
今天應該很多朋友看了以下的新聞,會很好奇地去查一下住家週邊環境,我猜,短時間之內會影響一些地區的房價(也就是趁機補跌),我的擔心是,如果大家都誤以為土壤液化,房子遇到地震就會倒,那很多平價集合住宅的價格會是受損最大,對中產以下的家庭最傷!(豪宅不太會有結構和安全上的問題)。身為工程背景的人,我不隨波逐流講危言聳聽的話。
所以,「土壤液化」真的會是地震房屋倒塌的原因嗎?以下我轉貼結構技師工會全國聯合會蔡榮根理事長的說明,怕大家看不懂,我會在()內做白話說明。
(蔡榮根理事長的分析如下)
一:
液化潛勢高的地區有三個條件: 一、離地表下20公尺以內為疏鬆的細沙層或粉土層,二、地下水位高,三、地震時該地區震度達5級以上且持續一段時間。(這是說明地質條件)
二:
一般有地下室的老舊華廈或大樓,基礎絕大部分作成類似船艙的筏式基礎,若地震時周遭地區液化,房屋會像船筏浮在液化後的基地中,沉陷或傾斜是免不了的,但不至於倒塌於造成生命的傷亡。如果大樓地下室達三層以上,施工時已經將地表下約11公尺的疏鬆砂土層或粉土層挖除,地下室周圍的連續壁深度都會超過20公尺,就不必擔心液化的影響。至於低矮房屋的液化,國內外的案例很多,也很少造成人命傷亡。擔心的話,可用保險的手段來降低財產的損失。
(大家可以把房子想像是一條船浮在土壤上,房子下面做了一個筏讓房子浮起來,所以特定條件下會有點歪掉,但是不會倒塌,倒塌的原因,多是「結構本身就有問題」!)
三:
如果地震時液化且房屋倒塌造成傷亡,那禍首也不是液化,而是建築物本身結構系統設計不良,或梁柱等設計、施工偷工減料。大家要關心的是你的房屋本身是否耐震,會殺人的是結構不耐震的建築物,不是地震和液化。
(這一段應該大家都看得懂了──禍首不是液化,而是建築物本身結構系統設計不良,或梁柱等設計、施工偷工減料)